[清空]播放记录
视频
提示:本线路为优质线路,可优先选择。
提示: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
早餐中国第三季开始了,腾讯发布了100级寻找中国美食。这就可能说明这是最后一集,早餐中国是无愧这个名义的,他真的可能是寻觅的中国绝大多数的特殊的早餐,我的老家三门峡也上榜,这些早餐有普通的或有特殊的,比如那个头脑,还有海鲜面等等。当然在这的后面,是一个个故事,他们每天早上3.4点,起来做早餐,一个个勤劳而又充满笑容,抖音猪问他们,他们通常都是憨憨的一笑,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,而更独特一点是,他们都是夫妻档,导演每一次都要问一些,互相掐架的事,有时候还要充当媒婆,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早餐中国,更深的含义,不仅拍美食,还要拍人
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了的纪录片,就食物而言,已经尽可能的展示了食物本身的魅力,一餐早餐没有正餐繁复与正式,随意简单是早餐的主题,当然,节目本身也足够随意简单。抛去食物而言,看到的是数以亿计的勤劳中国人,他们安贫乐道,只求“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”。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系着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稳定与繁荣。很有烟火气的纪录片。其实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,普通的平房,老旧的街道,晒着的花花绿绿的衣服,缺口的瓷碗。为生活奔波的人,为了日子,为了养活家人,为了生活而生活。其实到头来都是为了一张嘴,为了吃上一口饭!看着这个,似乎就看到了自己家社区里开了十几年的老店,没有小清新的装修和高档精致的饭菜。但却是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。
匆匆赶路的你,是否会停下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早餐呢? 《早餐中国》第三季正式回归,一开播便以9.0分创下了该系列豆瓣评分新高,这样一部记录美食的纪录片为何会赢得大众的赞赏了? 只需早起,你就能找到故乡,这是《早餐中国》的slogan,漂泊在外的游子最想念的便是故乡的一切。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,家乡的美食是萦绕在心头的思念。当我们离家出去,回来的时候能够看到炊烟升起,能够看到食物热腾腾一个气息,他是亲切的,他是温暖的,它是可以不用带着防备,他是随时可以进入的一种气息。 《早餐中国》成为用小杠杆撬动大格局的范例。节目以5-8分钟的小体量,聚焦小地方的小吃小店、小人物,实现了从第一季8.1、第二季8.9,到第三季9.0的豆瓣评分攀升,越做越出彩。在短短的时间里,通过早餐,见美食、见人生、见中国,用一门“以小见大”的学位,取得了一场“以小搏大”的胜利。 食物是故事的密码,浓缩了丰富的人情百态和地方文化。《早餐中国》不仅展现了本土特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,也呈现了一个个平凡百姓背后的真实故事。“烟火气是热爱生活的依据,在动荡的世界里让我们维持稳定。”《早餐中国》在7分钟片长里揭示每个小人物的平常心境,并呈现出乐观坚守的精神。一群在天亮前讨生活的人,凌晨开始劳作,往往到下午才得片刻休息,日复一日。《早餐中国》将镜头瞄准了这群小人物的辛酸苦辣,揭示平凡生活下的不平凡人生。 河北河间驴肉火烧店的年轻老板,讲述曾经在继承家业和坚持学业中的两难;湖南洪江鸭子粉夫妻,因为生意过忙不能陪伴女儿而内疚;安徽淮南牛肉汤老板娘,回忆自己往昔的美貌感慨和牛肉汤“过了一辈子”。《河南洛阳·驴肉汤》中,父亲住院,叛逆的儿子在独挑大梁时终于理解了父亲的付出。不管走到哪里,家人才是最强大的后盾。《江苏南京·皮肚面》中,夫妻二人辛苦半生,从一无所有走到如今。结婚时花光积蓄买的皮衣,一直留到今天,还会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。《陕西渭南·豆腐泡馍》中,女儿因为父母身体不好,放弃升学留在家照顾生意。也羡慕别人能读大学,却也相信不管有没有文凭,把自己做到最好,生活就差不到哪去。每一集故事都会以“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单曲循环”作为结尾,店家“一人一首单曲循环”,已不再是日常营业的简单抒怀,而是寄托着俗世美好生活的向往。那些可念不可说的部分,都随风而逝,成了观众眼中一点点酸涩的滋味,这酸涩过后,却变为温暖又激励人心的精神养料。 在《早餐中国》第三季里,节目组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与情绪真实的表现,运用近景、特写镜头展示人物与动作,放大细节展现具有生活毛边的纹路和质感,更添生活气息,增加真实感。用平实的纪实镜头和朴素的话语揭示最真实的生活、最深刻的话题,包裹人世间最美的情感。这种以小人物肖像为主题的纪录片,所采取的平民化视角和微纪录形式,或将成为未来创新的一种趋势。如果说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系列和《风味人间》是美食类长纪录片领域的标杆,那么这次沈宏非和陈晓卿担任总顾问的《早餐中国》则是美食类系列短纪录片的新尝试。两者都是以人文故事为线索串起美食,但前者胜在宏大视野与文学化叙事,后者则以更贴地的方式,讲述小人物的喜乐与不易。意味深长的诗意时刻,和那些不美满的、不精致的、无法两全的故事,共同拼出了生活的全貌。 早餐不仅是故乡的味觉标签,更代表一种属于故乡小城的温暖生活方式。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,不好好吃早饭或者压根就不吃早饭是常事,即使吃,选项也无外乎面包咖啡、包子豆浆茶叶蛋之类。千年前我们还讲究“不时不食”,然而如今城市里的早餐,都仿佛是一条全年不变的流水线上造出来的。正如《早餐中国》总导演王圣志所说:“很多餐厅都在追求创新。但早餐店是不能创新的,早餐店最厉害的地方是它一定要保持同一个味道十几年不变,保持整个社区共同的味道记忆和黏性。离开多少年的人再回来,还是这个味道。” 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。”以美食为纽带再现市井民俗百景图,在“烟火气”中寻觅生活的诗意,在一组组人物群像中揭示没有被磨灭的纯真和精神气,唤醒用户心中的诗、眼里的美,从而人间值得,未来可期,详细每个能每天按时起床去吃早餐的人,日子过得都不会太差。
早餐中国第三季的一个无关美食的细节打动了我:每一集的结尾都有一首主角喜欢的歌播出来,郑智、五月天、张国荣,在那一瞬间我的口水忽然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却是心酸和无奈。
片中80的人们或为继承上一代手艺、或为供养下一代责任、或为生活,主动或被动的去承担起了生活,以早餐为生。然而大约十年前,可能大多数80后将早餐当作最可忽略的一餐。
看完几集后许个心愿,当我减肥成功后,我要去太原、西安、郑州,放肆享受一把碳水爆棚的美食!毕竟这才是拍或者看美食节目的初衷。
(顺序比较随意)
中部
1.陕西 西安油茶麻花 杂肝汤;汉中锅贴 热面皮; 渭南 豆腐泡馍 2.河南郑州 胡辣汤;洛阳 驴肉汤;焦作 豆腐汤卯麻烫;灵宝 石子馍夹凉粉; 安阳 筲灌肠; 3.湖北武汉 热干面 豆皮;荆州 早堂面; 宜昌 牛筋面;襄阳 牛肉面 4.湖南长沙 肉丝粉 猪油渣烧卖 油条甜酒蛋;郴州 鱼粉;洪江 鸭子粉 5.江西南昌 瓦罐汤拌粉 东部 6.北京豆汁 面茶 7.天津 锅巴菜 8.山东潍坊 火烧;临沂 糁;曲阜 羊肉泡粥; 淄博 猪头肉煎饼 9.河北 河间驴肉火烧 10.黑龙江 哈尔滨豆腐脑 骨架酸菜砂锅;11.吉林延边 酱汤 12.浙江 宁波面结面;温州糯米饭;杭州煎包; 舟山 海鲜面;嵊州 汤包;温岭嵌糕 13.江苏常州 麻糕 ;南京蟹黄包 皮肚面;无锡咸豆浆;扬州 长鱼面 14.安徽池州 小粑;芜湖 渣肉蒸饭;亳州牛肉馍;淮南 牛肉汤 15.广东汕头 猪血汤 粿汁; 顺德 生滚粥 肠粉; 广州 伊面 16.福建福安 水煎包;抚市 芋子包; 客家牛杂汤; 龙海 柴火面;永安 粿条活肉; 连城 涮九门头; 临高 烤乳猪;宁德 拌水粉;霞浦 闽南糊;闽南面线糊; 福州 锅边糊; 漳州 绿豆爽;罗源 大肉包; 武平 簸箕板;云林 煎盘粿; 福清 福清滑;长汀 泡猪腰 17.海南海口 老爸茶;儋州 米烂
西部 18.内蒙古赤峰 对夹;呼和浩特稍麦 19.新疆吐鲁番 烤包子;乌鲁木齐 奶茶 20.山西太原 丸子汤 头脑;荫城猪汤;大同刀削面 21.甘肃兰州 牛肉面;张掖牛肉小饭 22.四川 成都红油抄手 肥肠粉;乐山 牛华豆腐脑;江油 肥肠 23.重庆 小面 24.宁夏银川 羊杂碎;中卫 蒿子面 25.广西 柳州螺蛳粉 26.云南昆明 小锅米线 27.贵州凯里 砂锅酸汤粉; 台江 羊瘪粉;贵阳 素粉 肠旺面 28.台北 筒仔米糕 鲜鱼汤;台南 无刺盖虱目鱼饭 29.澳门 猪扒包 蛋挞
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 作者:xgndsqq(来自豆瓣) 来源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13024591/ 1.山西荫城·猪汤:李春生猪汤 2.浙江舟山·海鲜面:飞珠面店 3.河北河间·驴肉火烧:老韩驴肉火烧 4.黑龙江哈尔滨·豆腐脑:滨哥滨嫂豆腐脑专卖 5.河南灵宝·石子馍夹凉粉:寨原凉粉石子馍 6.安徽亳州·牛肉馍:李氏祖传牛肉馍 7.陕西渭南·豆腐泡馍:娟娟豆腐泡 8.甘肃张掖·牛肉小饭:小饭奶奶回民饭馆 9.澳门·猪扒包&炭烧咖啡:新英记咖啡面食 10.江苏南京·皮肚面:评事街老太皮肚面 11.湖南洪江·鸭子粉:福喜特色粉面 12.河南安阳·筲灌肠:楚旺贺记灌肠 13.浙江嵊州·汤包:沈聪手工汤包 14.河南洛阳·驴肉汤:赵记驴肉汤馆 15.福建永安·粿条活肉:阿歪粿条 16.山东曲阜·羊肉泡粥:王记粥铺 17.浙江温岭·嵌糕:乾头馅糕店 18.山西大同·刀削面:老牌削面 19.台湾云林·煎盘粿:陈家煎盘粿 20.海南儋州·米烂:胖阿姨米烂 21.澳门·蛋挞:沧州咖啡小食 22.山东淄博·猪头肉煎饼:孙家猪头肉 23.黑龙江哈尔滨·骨架酸菜砂锅:鑫鑫砂锅居 24.广东广州·伊府面:坚记面店 25.台湾台南·无刺虱目鱼盖饭:台南林无刺虱目鱼 26.江苏扬州·长鱼面:范水长鱼面 27.安徽淮南·牛肉汤:田家庵北菜市正宗马家牛肉汤总部 28.河南固始·鹅块:(无招牌) 29.湖北武汉·豆皮:周记热干面豆皮大王 30.湖北襄阳·牛肉面:张家牛肉面馆
看着流口水,关键还很便宜,真想去吃个遍
早起上班路上在车上放一集,还是挺有胃口去迟点正常早饭再开启打工人的一天的。
还是那个味道,秋冬的早上看太治愈
如果一直拍,就会一直追下去,那些坚持做早餐和每天都去吃早餐的人,就是真的人间烟火,世俗的,热闹的,治愈的,温暖的。
大部分还是南方的,看南方的美食好处是一点都不馋。东北太惨了,酸菜排骨锅都上了,这哪里是早餐啊-_-||
可可爱爱!
以前满眼都是美食,现在更多看到的是老板们的辛苦。就是流程真的好赶,你们拍久一点好吗!
弹幕上很多说最后一集襄阳人说话像河南话,这不假,襄阳(十年前叫襄樊)挨着河南,确切说挨着南阳的邓州新野,说话口音跟我们邓州人口音90%一样,而且邓州满大街的早餐店叫“襄樊牛杂窝子面”,其实就是襄樊牛肉面跟武汉热干面的结合体,分加汤和不加汤,不加汤的就是热干面。我喜欢窝子面,而且是加汤的。
看起来是在讲早餐,内核却是中国人心底深处最宝贵、长久,又沉重的特质,十分钟片长里,流淌着的可能是这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的史诗。
中国早餐就是坠吊的!
接地气有烟火气。
“只需早起,你就能找到故乡”,看得我都想早起了。
拍不腻更拍不完的素材,因为中国人爱吃,又会吃,更厉害的是,10分钟之内,物、人、情都可以传递得那样丰满、动人,就这样做下去吧。
没想到我看一个美食节目看哭了,不是馋哭的,而是发自内心为这一幕幕朴实的人间烟火流泪。
弹幕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,看的不是美食,而是人生百态。也没有什么特别搞得很温情。都是一些很平凡的人过的很平凡的生活。尤其是每集最后当地人的那些生活剪影。真是烟火气的很。好看。
颇有意思的是经营十年以上的夫妻店,女性往往是默默付出的那个,面对镜头的丈夫多少会试图“表演”并展现自己的男性魅力,而妻子则是露出平时里不太与丈夫说起的情绪与柔软。
起早比赶黑更辛苦
第三季来了,宜宾燃面还会远吗?
10分钟内就可以吃遍中国,每集片尾都有首歌回味人生,还是这么朴实亲切。
…第7集:陕西渭南·豆腐泡馍 → 五月天《知足》;…第19集:云林北港·煎盘粿 → 陈奕迅《富士山下》;…第25集:台南·无刺虱目鱼盖饭 → 罗大佑《恋曲1990》;…第28集:河南固始·鹅块 → 田震《执着》;第29集:湖北武汉·豆皮 → 齐秦《外面的世界》… → 第三季的歌曲比前两季更让我中意。